来源:雪球App,作者: 投资者网,(https://xueqiu.com/4395675950/174405810)
《思维财经》郭晓
“WOW”一词一般用于形容“惊叹、佩服与热烈叫好”,“WOW COLOUR”从字面直译过来为“哇,颜色”。
最近以这一词语组合命名的一家初创企业成为财经界的热议话题,起因缘于其最近获得由创新工场领投,IDG资本、瑞橡资本、浙民投跟投的5亿元A轮融资。
算上这起融资,WOW COLOUR在短短一年时间已累计拿到超15亿元的融资。WOW COLOUR是谁?它凭什么屡获资本青睐?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让《思维财经》陪你一起寻找答案。
来源:企查查
新物种
WOW COLOUR其实是一家美妆集合店,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2021年1月获得赛曼基金10亿元的战略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赛曼基金由广东赛曼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后者的实控人为叶国富,就是那位因开“10元店”上市及喊话马云的声名大噪的名创优品(MNSO.NYSE)老板。
叶国富 来源:网络
从去年WOW COLOUR创始人杨阳离职时的媒体报道推测,目前WOW COLOUR背后的运营方大概率是名创优品。
或许是WOW COLOUR受益于叶老板“点石成金”的法术,去年首家店在广州开业时,创下单日21万元的单店销售业绩,其火爆场面完爆人满为患的名创优品。
WOW COLOUR同时延续了名创优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扩张风格,短短一年内将门店开到全国各地。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WOW COLOUR已在全国30个省、89个城市开设门店近300家,签约近600家,几乎是一天一家的速度。
一家美妆集合店为何能如此“嚣张”,简直不把屈臣氏为代表的传统化妆品渠道商放在眼里?WOW COLOUR极速扩张的底气何在?
答案只有一个——“精准抓住了“Z世代””。
近年来,随着微博、抖音、小红书、快手的崛起,广告内容从图文传播转向了短视频,这显然大大降低美妆宣传的门槛,加上短视频特别受到低龄人群的喜爱,国货美妆开始疯狂的占据国内市场。
根据《中国美妆消费者购买习惯与需求洞察白皮书》,15-24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在化妆品上人均每年消费高达1713元,购买的种类约为7种,这两项数据均超过了其他年龄段的女性。
相较于“风格单一、产品老化、BA跟随”的屈臣氏等,WOW COLOUR简直就是专门为花季少女量身打造的购物天堂。
WOW COLOUR从顾客一进门开始,从门店颜色搭配、美妆产品陈列分布、顾客逛店动线设计等都非常与众不同。
来源:网络
从三方面来看,WOW COLOUR 新物种与传统化妆品销售商都存在着差异化体验。
首先是产品端:WOW COLOUR店铺内陈列有海量的彩妆产品,并且绝大部分还是线上买成爆款的国货彩妆,其不仅有各大品牌的产品单独陈列区,还专门留有全网人气彩妆Top20的区域和网红场景体验馆,尽管SKU非常丰富,但由于分类清晰,顾客找起来一点都不麻烦。
其次是服务端:这里不仅没有跟随式的BA(Beauty adviser 导购员)干扰,还设有大量的试用区,全场的美妆产品顾客都可以随便试用、随便试色,只有在顾客需要时,店员才会协助,如此更是避免了过度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不适,这一项更符合“Z世代”的消费习惯。
此外,为了激发顾客网络社交圈的分享欲,WOW COLOUR 还设有主题打卡房间、专属化妆台等,购物兴奋的少女们随时可以将WOW COLOUR 的购物动态分享到社交平台。同时,WOW COLOUR店铺内还设有专门的休息区,为顾客解决了逛店累了找休息区的痛点。
最后是价格端:WOW COLOUR绝大多数彩妆产品不到200元的价格,对追求性价比的年轻白领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比如,二十几块钱9个颜色的Jill Leen 眼影盘,橘朵三色眼影售价也就三十多块钱,Colorkey 花木兰系列微醺枣泥四十多元就可以入手……
种种“诱惑”下,顾客剁起手来根本停不下来。
那么WOW COLOUR的顾客,到底是如何评价在这里的购物体验的?话不多说,我们先上两幅微博用户的留言截图。
来源:新浪微博
WOW COLOUR顾客开始用“杀人诛心”、“抢钱”来评价在这里购物体验。
看完这些,再回到前面,相信你能就充分理解WOW COLOUR之于屈臣氏等传统化妆品渠道商“碾压式”的优势了。
后来者
“彩妆(美妆)集合店概念”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最早采用这一模式的公司应该是丝芙兰(SEPHORA),这家1969年创立于法国,随后加入LVMH旗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商。
丝芙兰以在最喧闹的市区中心开店、类别齐全、与专柜同步上线的美妆产品、以及免费提供的美容彩妆服务闻名。但其人群定位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价格区间对于一些校园女生或刚出校门的年轻白领并不友好。
而率先看到这一痛点的品牌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公司Ulta Beauty,其提供的海量美妆产品中不局限于香奈儿、雅诗兰黛等高端大牌,还有数量众多、售价仅几美元的大众产品,另外,Ulta Beautyhi还有首发Z世代欢迎新品牌的传统。
依靠“All Things Beauty. All in One Place”(一站式打尽美物)的经营策略,2015年Ulta Beauty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超过了丝芙兰,成为新一代“美妆集合店”的代名词。
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模式的并不是WOW COLOUR,而是另一家命名与颜色相关的COLOURIST(调色师)。据悉,2017年底,调色师母公司KK集团(全称: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美国考察后开始立项调色师项目。
调色师首家店于2019年9月底在广州开业,早于WOW COLOUR整整三个月。
调色师整体店面设计同样呈现出时尚、简约、活跃的色彩风格,在超过200平方米的店面内,分布70多个来自中、日、韩、泰、欧美的流行彩妆产品。调色师同样奉行的是“无BA”、鼓励顾客尽情尝试的体验式消费理念,同时“门店设有打卡区”的设计,也让调色师在小红书上有超过3万+的种草笔记。
除此之外,调色师“平价+轻奢”的定位,使其将主要顾客瞄准在14-35岁的年轻女性身上,也就是学生党及初入职场的年轻女性,其彩妆产品的客单价也集中在100-200元之间。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调色师的线下门店已超过300家,规模与WOW COLOUR并驾齐驱。不过,以介入时间的早晚排序,WOW COLOUR显然是国内“美妆集合店”的后来者。但从整个赛道看,国内“美妆集合店”尚处于早期,WOW COLOUR完全有机会后来居上。
据《联商网》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末,国内美妆集合店的上规模品牌就有14家,分别是:THE COLORIST调色师、WOW COLOUR、B+油罐、H.E.A.T喜燃、NOISY BEAUTY、Only&Write、健康星球、Beauty For Zutter、东点西点、木星予糖、HARMAY话梅、SN’SUKI、嘻选护肤红牌仓、Marionnaud Paris玛莉娜。其中开店数量超100家的只有THE COLORIST调色师、WOW COLOUR、SN’SUKI三家。
不难发现,国内的“美妆集合店”处在市场争夺战的前夕,能否融到更多钱,聚集到更多人才,聚焦更精准的目标消费群,决定他们各自分到的“蛋糕”大小。
机遇与挑战
从上述包括WOW COLOUR 、调色师在内的各大“美妆集合店”品牌的博弈中不难发现,它们其实都在抢“同一群人”的生意——Z世代女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我国Z世代(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口),总人数约为2.6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9%,如果以男女性别比例1:1分配,Z时代的女性人口总数约1.3亿。
这些互联网的原始住民,由于通过网络接触到大量的美妆时尚信息,她们不再像她们的前辈一样满足于“10元店”里粗制低价的美妆产品,不过面对动辄几百上千元的国外大牌货,她们又显得囊中羞涩。
为此,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平价高值的美妆细分市场。这种机会直接催生出完美日记(逸仙电商.YSG.NYSE)等大批美妆国潮品牌。
那么,既然在产品端已经诞生了超百亿美元市值的完美日记,渠道端为何不能有如此机会?这也是当前“美妆集合店”所面对的巨大机遇。
除此之外,像完美日记这样短期内崛起的美妆国潮龙头,在几乎享尽了线上的流量红利后,目前已开始向线下寻找增量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完美日记从2018年开始就在试验线下快闪店,2019年它正式在广州开出第一家线下店,截至2019年末,已在全国19个城市开设37家线下体验店,而截至2020年9月底,这一数字变为在中国90多个城市开设了200余家线下体验店。公司曾表示计划3年内开店600余家。
然而,开设线下品牌专营店并不是所有的国潮美妆品牌都能实现,由于资金及经验的匮乏,将线下的渠道交由像WOW COLOUR这样的渠道方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类似上述国潮品牌的线下渠道需求,再次提升了“美妆集合店”的市场地位,也更加肯定了“美妆集合店”这一赛道的巨大价值。
然而,有机遇就会有挑战。像 WOW COLOUR这样的美妆集合店到底当前有哪些风险?
目前最为明显的有两个,其一是,如何避免美妆集合店沦为美妆购物者的“试色台”?
据多个信源爆料,在WOW COLOUR及调色师的门店内会看到不少打开电商平台进行比价的顾客。
以调色师店内的一款ZEESEA雾感哑光唇釉为例,在该品牌天猫旗舰店,该款产品的活动价为69.9元两支,但在调色师店内售价79.9元一支,比电商平台贵出不少。
当然,只要保证线下售价低于或等于线上同款售价时,这种担忧就能打消,不过,这对美妆集合店的采购谈判、库存控制、门店成本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是,业内普遍担心,美妆集合店这种“高租金低毛利”的模式是否跑得通?
目前,国内的美妆集合店,通常会选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租用比屈臣氏等传统渠道商更好的店面位置、面积也较后者大许多,然而其经营的品类,大多数是不过百元的平价产品,且试用产品消耗量远大于传统的化妆品卖场,收益能否覆盖成本?
去年5月,WOW COLOUR 创始人离职,有传言称是受疫情影响,WOW COLOUR、名创优品门店销量急剧下滑、亏损加剧后叶老板做出的被迫调整。
然而,在疫情基本解除,客流回归正常的背景下,像WOW COLOUR之类的美妆集合店能否实现单店盈利,将是对这一商业模式最大的考核点。至少从当前WOW COLOUR 5亿元的融资金额上看,WOW COLOUR恐怕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整体亏损阶段。
而在疯狂融资,争夺市场的阶段,是会像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一样,先靠烧钱抢夺市场份额但迟迟未能上市留下一片狼藉,还是成功上市,实现资本退出,对于目前的WOW COLOUR来说还都是未解之谜。
就上述单店盈利及本次融资的具体用途等问题,《思维财经》多次试图联系WOW COLOUR官方,但一直未取得相关联系。《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