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寺院的当家和尚叫住持,道观的当家道长叫什么?说出来你肯定不信。有些道观的当家道长为什么也称“住持”或“方丈”?
2 / 6 在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当家和尚被称为“住持”或“方丈”,那么,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其道观或道院的当家道士又如何称呼呢?如果老黄告诉你,我国的有些道观或道院的当家道士也被称为“住持”与“方丈”,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这都是真的——
3 / 6 比如,道教的全真派,将掌管道观或道院中的大小事务的当家人、负责人也称为“住持”与“方丈”。除了道教的全真派之外,正一派中的少数道观或道院也设有“住持”与“方丈”,其职责权限与全真派的住持相同,是道观或道院的实际当家人。
4 / 6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逐渐形成今天的体系。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尚未形成,但道家思想早已成熟。在佛教传入中国两三百年之后,民间的黄老之术,结合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道教。
5 / 6 隋唐前后的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6 / 6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十余年间徒众发展到数十万人,为方便管理,遂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在此,“方”相当于将军。再如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祭酒,最低为鬼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