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8月13日)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齐国刀币,拍摄于山东博物馆
六字刀,拍摄于中国钱币博物馆
青岛市博物馆所藏“节墨之法化”刀币
齐国刀币,又称齐刀,指中国先秦时期齐国铸行的刀币。最迟在春秋中期,齐国已大量铸行刀币,直至秦朝统一货币,齐刀一直是齐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齐刀主要流通于齐国,临近的燕、赵等地亦有流通。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返)邦长法化”等数种;又根据正面钱文字数分别称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有边郭,刀的末端有圆环,刀环周正饱满,面、背有文字或饰纹,正面钱文一般为地名加“法化”,早期齐刀多断脊,晚期则不断脊[1]。
基本形制[编辑]
齐刀是仿当时被称为“刀削”的工具青铜刀铸造,但与“刀削”在形状上已有很大的区别。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部分组成,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近于长方形,刀环呈圆形。整体长度为十八厘米左右,与人手长度相近,六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即《周礼·考工记》所载“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2]
币种[编辑]
齐之法化[编辑]
齐之法化,该币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3]
安阳之法化[编辑]
安阳之法化,五字刀,该币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3]
节墨之法化[编辑]
节墨之法化,五字刀,“节墨”即今山东即墨。该币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3]
簟邦法化[编辑]
齐明刀[编辑]
齐法化[编辑]
齐法化,为田齐所铸。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3]
六字刀[编辑]
齐六字刀,正面钱文为六个阳文篆书文字,又称“齐建(造/返)邦长法化”,钱文第二字考释未定论,有“建”、“造”、“返”、“通”、“徙”等解释,以前三种较为主流。该币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一般认为为田齐所铸,该币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3]
铸造工艺[编辑]
铭文释读[编辑]
铭文
见于
释读
备注
齐大刀、齐之大刀、齐返邦长大刀等币
自清朝末年以来[4]:9多被认为是“灋”字的省化“法”字的进一步省化“去”字。以战国文字考察,“灋”是秦系文字,见于云梦秦简;而“法”是六国文字,见于古代印玺等处。王献唐、裘锡圭、何琳仪等学者则认为“”字应释为“大”,其下方的“口”为装饰部件,无实际意义。[5]:3。
齐返邦长大刀的第二字
其释读具有较大争议,自清代以来,有“造”、“建”、“通”、“徙”、“途”、“返”等多种观点,其中以释为“造”、“建”、“返”三字影响最大。[4]:9
明刀面文
释读在清代以来未成定论,是刀币研究中的热门、难点问题之一。清代释读主要有“明”、“莒”、“泉”等,民国之后,又有“易”、“盟”、“召”、“匽”、“邑”、“眼”等释读,其中以释“明”和释“匽”影响最大。[4]:4
参考[编辑]
^ 什么是齐刀?.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2011-06-13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两岸钱币》报刊载《中国金币》杂志文章(图). CNTV转中国新闻网. 2011-05-07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3.0 3.1 3.2 3.3 3.4 齐刀. 华夏收藏网. 2012-03-12. [失效連結]
^ 4.0 4.1 4.2 张驰. 钱币文化丛书 中国刀币汇考.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202022054.
^ 何琳仪. 古币丛考.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刊.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06-01. ISBN 9787810525619.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查论编先秦货币贝币
海贝
货贝
拟枣贝
阿文绶贝
虎斑宝贝
环纹货贝
黍斑眼球贝
伶鼬榧螺
仿制贝
玉贝
石贝
骨贝
蚌贝/珧贝
陶贝
铜贝
无文铜贝
保德铜贝
蚁鼻钱
铜蛤壳币
铜蚶壳币
银贝
金贝
布币按国别
赵国布币
魏国布币
韩国布币
楚国布币
按形制
银铲币
原始布
空首布
平肩空首布
斜肩空首布
耸肩空首布
平首布
弧裆方足平首布
异形平首布
平裆方足平首布
尖足平首布
圆足平首布
三孔平首布
按钱文
旆钱当釿
四钱当釿
刀币按国别
鲜虞国刀币
中山国刀币
燕国刀币
齐国刀币
赵国刀币
山戎刀币
按形制
尖首刀
针首刀
剪首刀
直刀
明刀
齐国大型刀币
圆首刀
按钱文
明刀
莒邦大刀
节墨大刀
齐之大刀
节墨之大刀
安阳之大刀
齐大刀
齐返邦长大刀
圜钱按国别
秦国圜钱
两周三晋圜钱
燕国圜钱
齐国圜钱
按形制
圆孔圜钱
方孔圜钱
按钱文
安臧
半睘
长安
东周
封坪
共
共屯赤金
侯釿
离石
两甾
半两
焛
明化
明四
桼垣一釿
桼睘一釿
文信
西周
襄阴
一化
一珠重一两十二
一珠重一两十四
賹化
賹六化
賹四化
垣
其他货币
青铜称量货币
金版
郢爰
陈爰
䣓爰
垂丘
金饼
银版
银饼
铜钱牌
桥形币
货币单位
朋
镒/金
寽
釿
铢
两
刀/化
中国货币史: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十国 · 宋辽金夏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民国/共和國